逻辑判断推理真假题型常见错误思路:采用严谨的逻辑关系分析,这将浪费很多时间。如大多人方法:
1、假设法
假设A选项真,然后推断其余选项。如果A选项得不出结论,再假设B选项。
2、图表法
把题干列成图表,一一分析。
3、代入法
4、口诀法
考公考编题量很大,考试考察的并不是传统思维,而是你能否从中快速找出问题解决思路,即快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这是考公考编的考察目的。
如1+2+3+4+5+6+7+8+9+10=?,考察的不是传统依次加法能力,而是快速解题能力。1+10=11,2+9=11,共5组,所以答案是55.
这类题一般都设有“机关”,有快速解答的技巧。
如下题,你先试试你的解题思路,再看快答技巧
1、甲乙丙丁4人只有1人是小偷,且只有1人说真话。问:谁是小偷?
甲:我不是小偷;
乙:丁是小偷;
丙:乙是小偷;
丁:我不是小偷。
【错误分析】
假设甲真,甲不是小偷,只能小偷在其余三人中而且这三人都假。丁假,丁实际就是小偷。那么乙就说了真话。所以该条假设不成立。甲说谎了,甲就是小偷。
这个分析看似很对。可是题型千变万化,如果题干中四人表述不是上面顺序,还会这么巧合得出结论吗?
如:甲乙丙丁4人只有1人是小偷,且只有1人说真话。问:谁是小偷?
丙:乙是小偷;
甲:我不是小偷;
乙:丁是小偷;
丁:我不是小偷。
2、依据逻辑判断,下列哪项断定为真(只有一人说真话)?
张三说:“李四说谎”。
李四说:“王五说谎”。
王五说:“张三、李四说谎”。
A.张三说谎,李四、王五说真话
B.李四说谎,张三、王五说真话
C.张三、李四说谎,王五说真话
D.张三、王五说谎,李四说真话
3、甲、乙、丙、丁4位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已知他们4人每人都至少获得1个奖项,4人获奖总数为10。关于具体获奖情况,4人还有如下说法:
甲:乙和丙的获奖总数为5;
乙:丙和丁的获奖总数为5;
丙:丁和甲的获奖总数为5;
丁:甲和乙的获奖总数为4。
后来得知,获得2个奖项的人说了假话,而其他人均说了真话。
根据以上信息,甲、乙、丙、丁4人具体的获奖数分别应是:
A.2、3、2、3
B.2、4、1、3
C.2、2、2、4
D.2、2、3、3
快速解题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