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8课百家争鸣多个人物、思想,先分成春秋、战国两段,再分析人物关系串联,最后分析各个人物思想明显差异。
可能出现的题型给出某段话、图画让你判断是什么时期、谁的主张。
一、时代区分
1、春秋因孔子作品而命名,所以孔子是春秋人,孔子曾向老子请教,老子也是春秋人。春秋时期就开始打仗,兵家出现,其余提到的是战国人。
儒家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记忆:孔孟之道相循)
道家人物:老子、庄子
墨家人物:墨子
法家人物:韩非
兵家人物:孙武(孙子兵法)
2、各个人物的位置
孔子鲁国(山东、齐鲁大地)、老子屈原楚国(湖北荆楚大地)
二、思想差异
根据自己理解记忆
1、儒家
孔子:仁,爱心、同情心;统治者用德政,使人民心悦诚服,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孟子:仁政,得民心者得天下,民为贵、江山社稷次之、君为轻,不要战争。
荀子: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2、老子:世间万物有自己规律,不要逆道而行,不要人为干涉,无为而治,不要争斗,天下自然太平。
3、墨子:兼爱(互爱互利)、非攻(不要战争)
4、法家:靠法律震慑,依法治国,反对仁政。
5、兵家:自然是打仗
如何将这些人物和派别、思想一一对应呢
如何区分理解记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