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中
网站提示
中间内容确认框:
阅读低年级文章更易找出学习方法不足

公务员考试政治常识判断没看到过如何作答及五种基本答题方法

理解考点原理,否则刷再多题也无用。知道但一次记不住、记混,等于不知道!提前批、一本、二本、专科如此由来,学霸:理解+巧记。有的家长用自己曾用“多读多写多背”辅导孩子,实则有误孩子。砍柴工学习方法网www.kanchaigong.cn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学习方法】

常识判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很多方面,涵盖史地生政数理化。

常识判断没有充分准备,实际上孩子也不可能看到那么多领导人讲话、会议报告,即使看到也不能记住所有内容,所以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下面从五个方面结合例题一一分析:

1、政治类考题行文表述都是含蓄不绝对特点

2、用语严谨

3、通俗寻找提供陌生定义

4、寻找选项共同特征对比排除法、

5、题干矛盾项或涉及史地生政数理化专业知识作为正确选项

考题涉及史地生政数理化知识,如果选项中涉及专业知识,这也是优先考虑的正确选项,千万不要个人感觉、想象答题。

初看题目可能会觉得字数很多,如果全部通读再认真分析就会很浪费时间,其实这类题目只要锁定好问题,然后用现有的知识储备去排除特别不合理的选项,就能只用几十秒甚至十几秒钟选出答案。


【例题分析】

一、涉及政治类的行文表述都是含蓄、不绝对,内容强调“独立自主、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协调发展”,这符合我国人民谦虚谨慎、不循规蹈矩的风格,不符合该风格的错误。

例题1(出自国家公务员局网站2024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正确的有几项?

①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②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③在物质文明方面超越西方发达国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目标

④遵循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模式,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

⑤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A.2项 B.3项

C.4项 D.5项

(答案:B。①出自《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正确;②出自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正确;③错误,在物质文明方面超越西方发达国家并非主要目标;④错误,与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将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贡献。……现代化道路并没有固定模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能削足适履。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不符;⑤出自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正确。因此,正确答案为B。)

分析:不可能看到这么多讲话内容,即使看到也不会记住这么多叙述。

③错误,不含蓄④错误,经常讲“走具有中国特色的”,所以不会遵循别人模式。其他选项正确。


例题2(2023国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境外组织不得在我国从事中、高风险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B.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C.对高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一律不得从事相关实验活动

D.国家对我国人类遗传资源和生物资源享有主权

【答案】C

【分析】

本题考查法律常识,但是这个法律好多人不会阅读到。

C项显然不符合常理,难道都不能进行“高致病性的病原微生物”,太绝对。


二、行文用语的严谨性。

例题3(出自国家公务员局网站2024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列与之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②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③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④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⑤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A.1项 B.2项

C.3项 D.4项

(答案:C。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对比可知,语句②和语句⑤错误。因此,正确答案为C。)

分析; ②协调,是指把不同意见、不同水平统一一致,所以应该对应“不平衡”。

⑤共享,人人共有,所以对应“公平正义”,即使不劳也有获。



三、寻找选项共同特征对比排除法

(2022年国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下列哪一处分不恰当?

A.甲系某行政主管部门公务员,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被撤职

B.乙系交通运输部门公务员,交通肇事犯罪情节轻微,检察机关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乙被撤职

C.丙系某国有企业管理人员,犯盗窃罪被单处罚金,被撤职

D.丁系某公办高校事业编管理人员,犯侵占罪但被免予刑事处罚,被撤职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常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第十四条规定:“公职人员犯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开除:(一)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二)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三)因犯罪被单处或者并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因过失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一般应当予以开除;案件情况特殊,予以撤职更为适当的,可以不予开除,但是应当报请上一级机关批准。公职人员因犯罪被单处罚金,或者犯罪情节轻微,人民检察院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者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的,予以撤职;造成不良影响的,予以开除。”

A项错误,甲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应予以开除,而非撤职。

B项正确,乙交通肇事犯罪情节轻微,检察院对其不起诉,予以撤职符合上述规定。

C项正确,丙犯盗窃罪被单处罚金,予以撤职符合上述规定。

D项正确,丁虽为故意犯罪,但人民法院依法免予刑事处罚,予以撤职符合上述规定。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分析】

本题要求选出不恰当的那一项,对比选项可知,四个选项中的公务人员均是被撤职,B项“情节轻微”、“不予起诉”,C项“单处罚金”,D项“免于刑事处罚”,均比较轻微,而A项“被判处有期徒刑”,相较而言,更为严重,仅被撤职,并不恰当。故本题选择A选项。


四、题干定义通俗快速查找

(2022国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释放内需潜力,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使建设超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下列举措不属于需求侧改革的是:

A.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C.严格落实“房住不炒”

D.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题干中提到“居民消费”,需求侧就是花钱消费的老百姓居民,选项中BCD都是针对居民的,A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即使不懂得是什么意思,也能知道选该项。

五、题干矛盾项作为正确选项,考题涉及史地生政数理化知识,如果选项中涉及专业知识,这也是优先考虑的正确选项。

例题:交通控制表示停止的灯是红灯,公共场所的安全门上是红灯,自行车、汽车的尾灯也是红灯。这些地方使用红灯的主要原因是:

A.红光鲜艳,易识别

B.红光波长长,穿透能力强,远处可以看到

C.红光波长短,穿透能力强,远处可以看到

D.从心理上分析,红光使人易警觉、兴奋

【技巧】BC选项是矛盾的,一个说红波波长长,一个说红波波长短,答案就在BC中。

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红光是可见光谱中波长最长的光,穿透力最强,在远处或恶劣天气中更易被识别,故交通灯等警示灯均为红色。

因此,选择B选项。

考题涉及史地生政数理化知识,如果选AD那就是相当然的个人感觉,不是考题初衷。

例题:下列哪句诗涉及的地形接近下图?

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B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C天寒日暮山谷里,肠断非关陇头水

D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技巧】本题可以直接使用求同存异技巧。A项的“峰”、B项“连峰”,AB都有峰,不可能AB都对,快速排除。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第二步,观察图片。图片中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在等高线地图上,等高线向高处弯曲表示该处是山谷,向低处弯曲表示该处是山脊,位于两山顶之间则是鞍部,等高线重合为陡崖。C项中“天寒日暮山谷里”,描述的就是山谷现象,与图片相符。

D项体现不了等高线知识。

因此,选择C选项。


【启发】

孩子也苦学、刷题、家教报班,成绩总不理想。人家孩子天生聪明,自己孩子天生“笨、遗传基因”,无奈!

三种根本方法:学、习、思。学而时习之:学新,复习旧,大多孩子能够做到

学而不思则罔!考试考察的是对知识点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教材知识点一看就懂,过几天就忘、记混。思考“怎么更快一次记牢知识点”,有的孩子做不到,不思就是差距所在,即“不开窍”。磨刀不误砍柴工。

通过几道题让孩子“恍然醒悟、开窍入门”、自己开始“想事”,不再“死记硬背、等喂”。师傅领进门,至少要领进门!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其中可能有文字语法错误(以教材为准),请只注重文中学习方法。

课程联系客服快捷访问砍柴工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