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中
网站提示
中间内容确认框:
阅读低年级文章更易找出学习方法不足

小学怎样认识时间钟表、结合现实生活认识时间尤其是特殊时间12:30、00:30的认识

理解考点原理,否则刷再多题也无用。知道但一次记不住、记混,等于不知道!提前批、一本、二本、专科如此由来,学霸:理解+巧记。有的家长用自己曾用“多读多写多背”辅导孩子,实则有误孩子。砍柴工学习方法网www.kanchaigong.cn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时间认识是孩子们学习的一个难点。对大人们来说很简单,但是孩子们从来没有接触过,平时起床上学有家长叫,上课听铃声或老师的提醒,时间对孩子好像没有作用,不知道时间是什么意思。虽然钟表天天挂家里,从来没有关注过。

平时大人们表示时间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这让孩子学习时间更是迷糊,所以有必要全面地让孩子掌握课本、标准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时间表示方法的差别。


让孩子观察家里的钟表。我们早上上学时间是7点20分,就写成7:20

一、认识时间的好处

认识了时间,要是周日想约小朋友出去玩,大家就可以说上午9点20分在小区小公园见,不用再频繁地打电话联系。


二、口语和课本的读法不同

我们平时说话口语爱说7点20分(分大多时候省略),课本上是7时20分,一个意思。


三、基本认识

1、钟表是圆形的,上面有1-12个数字,有的只标了3、6、9、12四个数字,其余省略了。有的表甚至所有数字都省略了。

2、表的边上有好多细线,这些细线长度不一样。正对着数字的(包括省略的),细线长。每两个长的细线之间有4个短细线。每两个细线之间看成1个小格。

3、每4个短细线和1个长细线组成一组,每组有5个小格。共有12个这样的组,表上就有12x5=60个小格。

3、表中间有三个针,短粗的、长粗的、细长的,我们分别叫时针、分针、秒针。秒针跑得最快,跳一次一个小格。时针、分针几乎不动。


四、简单的时间概念认识

读法以及时间的表示方法以教材为准,口语读法及其他表示方法仅供了解。

1、整时认识

比如10:00,就是时针正对着10,分针正对着12。冒号前面的数字是几就读成几时。如10:00,:前面是10,就读做10时,也就是平时口语爱说的10点或10点整。

10:00课本读作10时,冒号后面都是00不读。

2、不整时

比如10:11,可以观察时针过了10,在10和11中间,分针正对着12右边的第11个小格。冒号后面是几就读做几分。

3、时间的表示方法

如:9:00、9:05、9:22

大家发现规律,冒号前面是1-12的数字,冒号后面是两个数字,可以是00,也可以是12这种数字,也可以是04这种前面带0的。

9:00读作9时(冒号后面都是00不读)、9:05读作9时5分(5前面的0不读)、9:22读作9时22分。

9:22有的手机或者电视写成09:22,意思一样。


五、秒和时间单位的认识

有的手机或电视时间表示是:09:22:06。

前面的我们知道是9时22分,第二个冒号后面的06是什么呢?

观察钟表:

表上有时针、分针、秒针,秒针每走一次是一个小格,就是1秒。时分秒是时间的表示方法,课本只讲了时分。

通过长时间观察:

你等一会看看,秒针从12再转到12正好走了60个小格,正好走一圈,分针向前走一个小格;分针每走一个小格表示1分。

你等一会看看,分针每走12个小格,时针就走1个小格;时针从正对着一个数字到正对着另一个数字走5个小格,时针每走5个小格是1小时。

再过一会回来看看,分针从12再转到12正好走了60个小格,走一圈,时针就从正对的一个数走到另一个正对着的数。

规定:1时=60分1分=60秒,30正好是60的一半,所以30分也读作半小时。


六、时和小时、分和分钟的区别

时分用来表示当前的时间,如9:22读作9时22分

小时、分钟用来表示2个时间的间隔。

如小明7:10分出家门,7:22到学校,就用了12分钟,前面的7时都是一样的,不读。

如小明7:10分出家门,9:10到了公园,就用了2小时,后面分都是一样的,不读;

如小明7:10分出家门,9:15到了公园,就用了2小时5分钟。1时=60分,也可以说成,小明从出家门到公园用了2x60+5=125分钟。


七、一天的时间认识

我们周一到周五上课,周六日放假,一周有7天。

早晨起来,上学吃饭睡觉,醒来又是一天。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再东边升起,我们过了一天。

我们平时早晨上学、上午上课、中午放学、下午又上课放学、晚上看电视睡觉。这里的早晨、上午、下午、晚上是人们区分一天的各个时间段的不同说法。

我们发现,中午时针指向12,晚上时针也肯定指向12(这时候我们睡着了),第二天中午时针又指向了12。从昨天中午12时到今天的中午12时正好是1天。你发现没有?时针正好走了2圈。一圈是12个小时,所以一天是24小时。

用其他时间点也会同样发现上面规律。


八、特殊时间表示

我们平时口语爱说,上午7:10上学,下午5:10放学,中午12:30吃饭。

上午时针指向9,晚上时针也指向9,那么时间怎么表示呢?为了区分开,我们就说上午9点,下午或晚上9点。这样,以中午12点为线,区别一天的前12个小时和后12个小时。

这样,上午7:10上学、下午5:10放学、中午12:30吃饭、晚上9:20睡觉就能理解是什么时间了,就能按时上学放学吃饭睡觉。


九、电视或手机上有14:22的表示是什么意思

我们说下午5:10放学、中午12:30吃饭,可是电视或手机上有14:22的表示,什么意思呢。课本上也有12:30的写法。

上面说了,一天24小时。好多人把早上醒来看作一天的开始,到第二天的再醒来看作一天的结束。有的把早上醒来看作一天的开始,到晚上睡觉看作一天的结束。

每个人每天的起床睡觉的时间不一样,周日爱睡懒觉,所以这种一天的计算方式不准确。


为了更准确的表示一天的24小时,让所有人看到时间就知道是什么时候。在表示时间的时候,不再区分上午、下午、中午、晚上,把一天分成24小时表示。

从今天夜里时针分针都指向12开始,到第二天夜里时针分针又都指向12结束,正好是24小时,表示1天。夜里的时针分针都指向12,写成0:00,电视或手机是00:00,读成0时或0时整,新的一天的开始是从0时开始的。

时针夜里过了12时到1时前,说成0时。如夜里过了12时,时针在12时到1时之间,分针过5个小格,就写成0:05,读作0时5分,电视或手机是00:05。

时针从夜里0时(时针分针都指向12)开始,经过早晨、上午到中午12时整(时针分针又都指向12),正好是1天的一半。12时整写成12:00,12时整又过了5分钟,写成12:05,过了55分钟,写成12:55。

到了下午或晚上,不再说下午或晚上。如下午5:10,就写成17:10,读作17时10分。


因为时针转2圈,每天会有两个相同的时针分针指向,如上午的9:10和晚上的9:10。生活中或者教材中有各种各样的表示方法,只要能说明某个时间点是一天的具体什么时候就行。

如上午的9:10就是9:10,不用说上午,但是生活中为了别人不误认为是下午的9:10,还是加上上午。

晚上的9:10写成21:10,不用说晚上,人们就知道是晚上。只是表上没有13-24的数字,人们平时口语更倾向说晚上9:10,不说21:10。


九、总结

1、时间表示按教材来,如4:05:,不要写成04:05、04:5、4:5。

2、是按24制表示还是12制表示,看具体的题目说明。

3、人们口语中更多不使用大于等于13时的表示,而是使用凌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夜里来区分一天。各个表示也不严格,早上8点有人说是上午8点。

4、课本上没有使用大于等于13时的表示,时间表示以教材为准。因为我们的活动是集中在时间是早上,上午、中午、晚上,其余时间睡觉。如94页亮亮的活动时间表肯定是下午的,不能是凌晨的。

【启发】

孩子也苦学、刷题、家教报班,成绩总不理想。人家孩子天生聪明,自己孩子天生“笨、遗传基因”,无奈!

三种根本方法:学、习、思。学而时习之:学新,复习旧,大多孩子能够做到

学而不思则罔!考试考察的是对知识点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教材知识点一看就懂,过几天就忘、记混。思考“怎么更快一次记牢知识点”,有的孩子做不到,不思就是差距所在,即“不开窍”。磨刀不误砍柴工。

通过几道题让孩子“恍然醒悟、开窍入门”、自己开始“想事”,不再“死记硬背、等喂”。师傅领进门,至少要领进门!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其中可能有文字语法错误(以教材为准),请只注重文中学习方法。

课程联系客服快捷访问砍柴工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