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开始接触加减法。数学是枯燥、看不到摸不着的、抽象,要让孩子从能看得到摸得着的日常去理解这些。课本教材罗列了很多的方法,比如糖果、气球等做道具,帮助孩子理解。其实孩子只要理解掌握一种道具方法,其他也就触类旁通了。
一、加法
小学数学一年级人教版教材第24页
比如以苹果为例(当然也可以其他),通过游戏方法,先在桌上放2个苹果看成一堆,然后又放入1个,桌上这堆苹果有几个。
这里“一堆”必须强调,一堆土一堆沙,小孩子从小玩土,能够对“堆”有清楚的认识。“堆”就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往堆里再放入,就是加。教材中也是利用放入气球、飞入小鸟的方法来讲述加的概念。
先从孩子最能理解的生活实例开始,当然不定是堆,可以一把糖,让孩子有整体、部分的概念。从小培养孩子抽象地思维能力,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地理解。
3+1=4,读作:3加1等于4,不能读作“3加1等4”,这里+读作加号。从小培养孩子严谨的学习方法,发现掌握教材中的关键重要部分,这在以后初高中的数学物理等学科的定义定理学习中很为重要。
3+1=4,就是2个部分(3个苹果、1个苹果)形成1个整体
二、减法
同上。
5-1=4,就是一个盘里有5个苹果,拿走1个,还剩下4个。5是整体,1、4是部分。
三、乘法
2x3=6,一个盘里有2个苹果,桌上有3个盘子,桌上共有6个苹果。6是整体,每个盘里的2个苹果就是部分,共有3个部分。
四、除法
8÷4=2,就是有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有2个苹果。8是整体,每个小朋友有2个苹果是部分,有4个部分。
也可以理解:把8个苹果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个。
五、为什么学习堆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