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
拿起课本,看目录甚至不看目录,能够清晰地知道这本讲了哪些内容;
看到每节、每课、每单元,就知道每节、每课、本单元有哪些题型。
看到每页,就知道本页有哪些知识点。
小学时“1+1=?”的直接计算不需要分析的题型(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些数学概念、鸡兔同笼),初中课程多需要记忆的多、分析也就是一两步,高中和初中差不多。
所以初高中孩子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即使高难度的题做错(放弃),也能获得高分。毕竟,初高中还是以基础知识为准,高难度的题有的时候没有或占比小。
当然,高难度的题,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分析能力,培养安心、静心、耐心习惯。适当地做,不要作为重点。
二、不要脱离教材
1、不要脱离教材,不停翻看教材,一方面可以复习其他内容(如查看某个小细节的知识点,会无意间复习其他内容),而且可以对教材更加熟悉(某个知识点、图片在脚踩的位置),帮助记忆。
2、课本中的每一个文字、每段文字都能成为考点,重要文字在课本标出。看教材中的每个文字、图画,这段文字讲了什么,这个问题分几个方面讲的。尤其是这段文字(表格、图片)会出怎样的题!把知识点标出,把容易错的内容记在课本上。
3、借助地图等工具
4、联系自己生活理解教材内容,不要死记硬背,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巧记。可能自己理解的不对不全面,但是只要能够辅助记忆就行,以后可以修正。如:历史就是围绕吃饭、吃好饭讲的。道德政治都是正能量的褒义的内容;
三、基本学习方法
(1)大体轮廓:先看本单元分几课,每课分几节。
(2)每节仔细阅读,讲了什么?会出现怎么样的题目
(3)先预习,可以有重点的听老师讲不明白的地方。
(4)教师讲完不明白的地方,经过自己的思考仍然不明白的,可以查阅资料、咨询家长或老师
(5)课后复习,达到看到每节知道有哪些题型,每课有哪些题型,本单元有哪些题型。
四、辅导资料同步练习
老师会给很多的辅导材料、试卷,孩子或家长选择资料,要有每个题都有答题解析的资料。
做题是为了巩固知识,提高分析能力,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有数量没质量。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某个方法,尽量不要再增加试卷。学校试卷已经不少了,不要增加孩子负担。或者说家长买辅导材料也是为了教给孩子几个学习方法,不是为了做题。
五、文字材料分析题答案有规律
语文、地理、政治(思品、道德)、生物等的材料分析题虽然各种各样,但是不会超过10种类型,各种类型的题有固定的大体格式。把各种类型总结到一张纸上。
如语文中心思想的概括格式是:本文通过A表达了B,A文章内容的概括,B表达的情感。
六、要学会巧记,不要死记硬背。
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磨刀不误砍柴工。
好脑子不如烂笔头。手边始终放个草稿纸,在背诵时在纸上写要点;各科碰到地理名词时在草稿纸上画出大体轮廓。写一遍等于读十遍,可以加快记忆。
七、注重基础,高难度的也做点
小学时“1+1=?”的直接计算不需要分析的题型(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些数学概念、鸡兔同笼),初中课程多需要记忆的多、分析也就是一两步,高中和初中差不多。
所以初高中孩子只要掌握了学习方法,即使高难度的题做错(放弃),也能获得高分。毕竟,初高中还是以基础知识为准,高难度的题有的时候没有或占比小。
当然,高难度的题,可以锻炼孩子的思维分析能力,培养安心、静心、耐心习惯。适当地做,不要作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