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去朋友家做客,知道地址但路线不熟。虽然提前查清规划好了路线,但是难免走着走着迷糊,到某个路口不知道该怎么走。这时,我们就需要停下来,看看路线地图、询问路人朋友,确定路线走的方向对不对、走的路线是不是最近最省事,然后继续走。
同理,学习努力,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学习甚至点灯熬夜到很晚,可是就是成绩提高不了,那就说明你学习的方法肯定出了问题,需要看看自己哪里出了问题。
提高成绩努力学习这个目标有了,你是不是方向不对绕远了?方向也对你是不是能骑行的却在步行?
影响成绩的典型表现主要有:
对概念知识点掌握不完整、不会记忆、不会总结、爱做难题,分别表现为同一个题过几天还是不会、知道但是记不住、脑子乱哄哄、题型需要多步分析。
碰到难题就烦恼,要不去看答案,要不等老师去讲,要不抄答案。知道题错了,就哦下,不深究原因。腾出时间去看电视剧,这样做怎么多的题,都是不能提高成绩。
1、爱做专做难题
有的孩子特别爱做高难度的题,这是不提倡的。初高中是为了掌握基础知识,如果分析需要转很多弯的高难度题,虽然可以锻炼孩子的耐心、分析能力,适当做可以,但不能作为重点。
小学大多是“1+1=?”类似的不需要思考直接出答案的题型,后来的鸡兔同笼需要孩子大脑转1个弯(假设分析),如果需要转很多弯的就是高难度的题。
初高中大多是不需要转弯但需要完整理解的考题(包括记忆)、转一个弯的分析题型,那种高难度的题有但很少,中高考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
2、需要动脑思考分析的题,对其中知识点掌握的不真懂或全面
你是不是有:做过的题换个类型甚至原题第二天再看,还是不会。
有的孩子,题错了,一看答案或者家长老师一讲,恍然大悟地感觉自己错了,然后很快就看下一题。
(1)题做错,说明你对知识点掌握的要不错误或者不全面。尤其是数学、化学、物理等需要动脑思考分析的题。
如:判断对错:所有的偶数都是大于1且能够被2整除的数。
根据常识,很多人会认为对的,可是奇数偶数讲述中0也是偶数。
当老师家长告诉0也是偶数时,孩子会恍然大悟,然后就放下做其他题了。其实这时该去看看教材完整的概念叙述,看看对知识点是否有遗漏理解,否则再涉及奇数偶数知识点时还是会出错,争取举一反三、错一知三。
奇数偶数的完整概念认识
1、奇数偶数都是整数
2、0是偶数。
3、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反之是奇数
(2)教材概念也掌握也懂不会分析,知道答案看似懂了,实则还不是真懂。
如:人走路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很多人根据力有阻碍物体运动或运动趋势的理解,人向前走,自然受到的摩擦力向后。当知道答案错了,知道要是路滑人会向后滑倒这个常识就恍然大悟,记住人走路受到的摩擦力向后这个所谓的知识点。如果再分析骑自行车行驶时前后轮的摩擦力方向、推自行车行走前后轮摩擦力方向肯定出错
教材概念也掌握也懂,根本没能从力的分析角度分析。人走路时,脚要向后蹬地面,脚相对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即使是静止状态要走,也要向后蹬地面,脚相对地面有向后的运动趋势。如果路面滑,脚就会发滑向后走。
2、知道但记不住
如知道了0是偶数,过了段时间就忘了,分不清0到底是偶数还是奇数。可以联系藕有很多眼,记住0是偶数
当然,还有很多需要记忆的需要技巧,知道不等于记住
3、脑子乱哄哄
如初一数学中讲到了有理数、正数、负数、分数等,分不清,脑子乱哄哄。这时需要理清前后教材中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