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中
网站提示
中间内容确认框:
阅读低年级文章更易找出学习方法不足

小孔成像知识点易错点汇总、观察联想理解学习物理

理解考点原理,否则刷再多题也无用。知道但一次记不住、记混,等于不知道!提前批、一本、二本、专科如此由来,学霸:理解+巧记。有的家长用自己曾用“多读多写多背”辅导孩子,实则有误孩子。砍柴工学习方法网www.kanchaigong.cn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夜色斑斓,一轮弯月通过密密的树叶洒在大地上。我发现地上的光斑是:

A圆形B方形C月牙形D各种形状都有


【学习方法】

小孔成像涉及很多内容,有人试图去记忆各个要点,这是万万不可取的。孩子完全通过观察联想周围事物现象去理解各种知识点。

1、成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2、像可以使彩色的吗。

3、成的像是倒立的,仅仅是上下颠倒如水中倒影?

4、成的像与物体大小比列相同有关吗

5、成像大小跟物距、像距关系,能成的等大、放大、正立的像吗?

6、成像跟小孔的形状有关吗。

7、像的大小跟孔的大小关系(有的说有关、有的说无关):

8、像的清晰度、亮度因素跟孔的大小(有的说有关、有的说无关)、物距像距关系

9、光的直线传播必须需要介质吗?


【分析】

小孔成像知识点:

1、成的像是实像,可以用光屏接收,是实实在在的光线形成的像。

2、物体可以是发光的,如太阳、蜡烛火焰,也可以是因反射发光的,如月亮、鲜花。这里统一作为发光的物体。小孔成像是因为物体发光,光线直线传播而发生的现象。不是因为物体阻挡阳光而形成的“影子”,所以物体是什么颜色的,像也是什么颜色的。





3、成的像是倒立的,这里要充分理解。不仅上下颠倒,而且左右颠倒,即与原物体成中心相反对称,也可以是180度(不论顺时针还是逆时针)旋转大转弯。如果移动蜡烛火焰或火焰飘动,像会向相反方西移动。

4、成的像与物体大小比列相同,像大小/物体大小=像距/物距。这个好理解,可以用几何知识相似三角形、分数等式原则理解。据此还有:像大小/像距=物体大小/物距、像距X物体大小=像大小X物距

5、成像规律(用几何知识理解,当然看相似三角形图形更容易理解,不要背诵、理想状态):

(1)情况一

光屏到小孔的距离不变,物体远离小孔,实像变小;物体靠近小孔,实像变大。

物体到小孔的距离不变,光屏靠近小孔,实像变小;光屏远离小孔,实像变大。

(2)情况二

当蜡烛与小孔的距离>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当蜡烛与小孔的距离=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当蜡烛与小孔的距离<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其实这就是光传播的可逆性。像成发光物体,通过小孔就会变大、等大或缩小,但一定是倒立的。

6、成像跟小孔的形状无关,圆形物体,不论小孔是方的、五角形的,成像都是圆的。

7、像的大小跟孔的大小关系:

有人认为无关:这里的小孔仅起到保证体现光线直线传播的条件,不涉及光的“衍射”等概念,小孔要足够小,仅考察“光线直线传播”这一个知识点。

当然有的题目也认为有关。

这里不能绝对理解是有关或无关,要看题目实际情况。如果题目出现“实验中”就会体现有关。如果仅仅是概念,就是无关:

假设发光物体是蜡烛火焰。把蜡烛的火焰看成是由许多小发光点组成的,每个发光点都向四面八方发射无数的光。总会有一个小束光线,笔直地穿过小孔,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小光斑。烛焰上的每一个发光点都会在白纸上形成一个对应的光斑,全部光斑在白纸上就组成了一个烛焰的像。注意,这里的小发光点很小很小(每个小发光点坐标不同,标示物体的每部分特征),有且只有一个光线穿过小孔。这是理想的孔径。

但是实际操作做不到这么精准,所以会出现其他情况。

如图:当孔变大时,从A点会有其他线也穿过小孔,B线使图像变大,C线跟图像其余部分重叠。

如果再大,每个小发光点会有更多光线通过小孔,众多小发光点相互相互交叉重叠,虽然亮度增加了,但是图像变得模糊。再大,小孔就成了真正的孔,像不再是发光体的形状,而是小孔的形状。

好多实验,达不到理想状态,而出现各种各样的观察结论。

理想状态,每个小发光点只有一条光线(有区别其他光线的唯一坐标)通过小孔,只要做到这点,不论孔大小,小发光点的数量是固定的,所以像的大小、清晰、亮度跟小孔大小无关。

所以,理想状态无关,非理想状态有关。

8、像的清晰度、亮度因素:

清晰对应的是模糊、重叠。如果影像重叠,就清晰度降低。

亮度对应光线的多少,窗帘拉开的越大,屋里越亮。

如果题目中只提到1个清晰度或亮度,一般是指亮度,也就是光线的多少。

(1)孔越小成像越清晰但是亮度会比较小(非理想状态)

如果孔大,1个小发光点就会2条光线穿过小孔,这两条光线坐标角度不同,就会产生部分重叠,清晰度降低。当然,由于每个发光点的阳光数量增加,亮度变大。

理想状态,孔的大小对像的大小、清晰、亮度都没有影响。

(2)物距、像距关系(理想状态)

以下是理想状态,即每个小发光点只有一条线通过小孔:

像距不变时,物距越近,像越大且亮度变暗;物距越远,像越小且亮度变亮。

物距不变时,屏近像变小,变亮;屏远像变大,变暗。

这个好理解,手电筒照物体,越近越亮,单位面积有更多的光线多。光线越多,分辨率(像素)高,对应清晰度越高。

弯月那么远,都能形成清晰的弯月像,接近理想状态。

当然,也有其他不理想情况,具体看题目说明。没有说明,就是理想情况。

物理中理想状态很难得到,只能通过非理想状态现象去推断通用的原理。

所以理想状态,像越小,清晰度、亮度越高。

9、光的直线传播必须需要介质吗?教材中提到“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有人看到这句,认为光传播是需要介质的。但在“光的传播速度”中又提到“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实这好理解,光从太阳到地球,要经过真空的太空。

10、有的实验结论跟上面不一样,那是非理想状态出现的偏差。


综上,学习物理一定要: ...

【启发】

孩子也苦学、刷题、家教报班,成绩总不理想。人家孩子天生聪明,自己孩子天生“笨、遗传基因”,无奈!

三种根本方法:学、习、思。学而时习之:学新,复习旧,大多孩子能够做到

学而不思则罔!考试考察的是对知识点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教材知识点一看就懂,过几天就忘、记混。思考“怎么更快一次记牢知识点”,有的孩子做不到,不思就是差距所在,即“不开窍”。磨刀不误砍柴工。

通过几道题让孩子“恍然醒悟、开窍入门”、自己开始“想事”,不再“死记硬背、等喂”。师傅领进门,至少要领进门!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其中可能有文字语法错误(以教材为准),请只注重文中学习方法。

课程联系客服快捷访问砍柴工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