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部分易错的:
1、不了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物镜、目镜升降不能理解,或死记硬背。
2、不理解放大倍数,图1和图2分别是在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放大倍数为10×时观察到的细胞数,若将物镜转换为40×后,能看到多少细胞。
3、载玻片的挪动,如目镜看到的如图3、4、5,实际物体什么形状、实际物体位置、实际物体旋转方向是什么.
如果不理解,纯粹死记硬背,很难掌握知识.
详细分析:
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
先通过物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
物镜要成放大的实像,物体处于物镜的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越靠近焦点像越大,像距大于2倍焦距.
物镜成的放大实像在目镜中需要再成放大正立的虚像,则物镜成的放大实像应处于目镜的焦距之内,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如果还不理解,最好细细看看物理凸透镜的成像原理。
2、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如:目镜为10×,物镜为40×,则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的放大,而不是面积或体积的放大。
图1和图2分别是在目镜放大倍数为10×、物镜放大倍数为10×时观察到的细胞数,若将物镜转换为40×后,图1观察到的细胞是2个(8÷4),图2观察到的细胞是1个(16÷16)。
3、显微镜成的像(眼睛看到的)为放大、倒立的虚像(将物体倒转180°即可)。
移动规律:物像偏向哪个方向,则应向哪个方向移动装片。若物像在偏左上方(则实际其在装片的右下方),则装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图3:实际的物体形状为q
图4:实际在载玻片的左下角
图5:若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物体在装片上呈现逆时针流动,则实际上装片上物体仍为逆时针旋转。(例如将图5图像反转180°仍为逆时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