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方法】
史地生政,知识点都比较多,需要记忆的多,尤其是多条内容。一看就会,合上书本做题就忘。
学习生物:
1、教材中的每个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表格)都要看:对于出现的地理名词要知道在地图哪里,生物配合地理提高地理水平;假设会从这些内容会如何出题。如第一单元导读(人教版)
(1)下列被称为“活化石”的是:
A、镇海林蛙 B、日本林蛙 C、银杏
(2)我国科学家从哪两方面确定镇海林蛙是我国特有的两栖动物?
A、外部形态 B、细胞核内部的物质特征
细胞核开始还不知道是什么,但是在以后单元复习时,一定补上这块。
(3)日本、镇海在地图哪里,这样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地理水平。
2、知识点在教材中圈出,作为以后复习的重点。对教材外的内容,仅做了解,不要过度关注。
3、努力理解,减少背诵的,尤其不能死记硬背。即使背诵,也要努力想办法巧记、一次记牢尤其是课堂上就记牢。这是辅导孩子学习的关键所在。
教材提到“生物除动物和植物,还有细菌、真菌、病毒等生物”,由此:
A、生物不仅仅是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病毒这五种,还有更多。
B、细菌、真菌、病毒暂时不知道啥意思,要注意老师讲解。
4、快速记忆生物的共同特征:
生物的共同特征(每个生物都有这些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发育和繁殖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
快记方法(两种方法、推荐方法2):
方法1:
看这7方面,“细胞”不理解或者是整体构成特别列出单独记忆,其余分为生长(从小到大)和繁殖两部分。再细分,生长:吃饭、呼吸、废物、外界刺激(手被针扎会感觉疼,躲避)才能好好生长。繁殖涉及遗传、变异。
然后一句话总结:
我家的小狗有细胞构成,它吃饭(营养)、便便(废物)、喘气(呼吸)、碰到危险躲开(刺激)才能好好生长发育,还能生小狗(繁殖),狗生九子(遗传)、九子颜色各不相同(变异)。
借助“龙生九子、各不相同”。
推荐方法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