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的分析是物理学习中的难点,教材中的简简单单的几句描述,就可生出千变万化的题型。做好力的分析,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尤其是从科学角度分析问题而不是凭想象、个人感觉,对于学习其他科目也有很大的帮助。
【学习方法】
考试时,关于摩擦力主要考察摩擦力的有无、大小、方向。生活中的个人感觉很容易误导力的分析。
物理分析,最怕的就是凭借个人感觉,不站在物理概念的角度分析。
物理学习,要仔细逐句逐字地分析教材中的讲述,然后自己综合出学习要点。一看都会,一做题都错,实际上就是对教材内容的模糊理解,尤其是自己总结不出要点。
当我们实在没法分析力的有无、大小、方向时,不防采用假如思维。把影响因素做极限思维。
【常见题型】
1、人走路时摩擦力的方向
2、骑自行车摩擦力的方向
3、推自行车摩擦力的方向
4、传送带摩擦力的方向
5、爬绳摩擦力的方向
6、斜面传送带摩擦力的方向
7、物体叠放摩擦力的方向
【概念理解】
一、关于摩擦力
什么是摩擦力?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接触并产生力时所受到的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滚动摩擦、滑动摩擦三种。
在生活中,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影响。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常识,当自行车车胎气不足的时候,骑起来更费力一些。
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二、综合
产生摩擦力的三个必备条件:物体接触、接触面粗糙、产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只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就会产生摩擦力。
静止但有相对运动趋势也会产生摩擦力。
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摩擦力的方向跟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思路分析】
下面一一就上面7个问题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