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处理中
网站提示
中间内容确认框:
阅读低年级文章更易找出学习方法不足

你的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落后的?

理解考点原理,否则刷再多题也无用。知道但一次记不住、记混,等于不知道!提前批、一本、二本、专科如此由来,学霸:理解+巧记。有的家长用自己曾用“多读多写多背”辅导孩子,实则有误孩子。砍柴工学习方法网www.kanchaigong.cn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小学的一、二、三年级基本侧重基础的学习,孩子只要能跟上老师步骤基本能够学好,但是从四年级开始接触概念和多步分析。如自然数、奇数、偶数、鸡兔同笼、推理等

掌握完整认识概念方法、掌握归纳对比方法、掌握假设思维分析方法这三方面,不仅对小学有益,而且对以后的初高中学习也更加有益,否则你的孩子开始落后的。好多孩子小学后期或者进入初中成绩下降,就是因为在这三方面欠缺。


【学习方法】

其实平时我们就使用这三个方法,只是没作为学习方法教给孩子。如:

完整认识:我们问路,肯定要记清别人告诉你的要点,到哪里转弯,过几个红绿灯等等,这就是完整认识;

归纳对比方法:超市买菜,会同时观察多个萝卜,从中挑选最好的,这就是归纳对比;

假设思维分析方法:早上催促孩子起床,快点,要不迟到了。就是假设分析,如果咋样(不快点),就会出现什么情况(迟到)。


此时如果你教给孩子最基本的:

1、掌握完整认识概念的方法

概念,小学四年级开始接触自然数、奇数偶数、质素、素数、因素等概念。

这时如果孩子不能完整的认识概念,那么以后初高中的概念会更多,学习肯定会逐步落下。所以,这时家长需要开始教孩子根据课本内容,完整地认识概念,分出123条。既要记住,也要理解,而且带着问题去理解。其中带着问题去理解是关键。

如:教材关于自然数是这样说的: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这个概念最容易出错的是:(1)0是不是自然数(2)2.12这个小数是不是自然数(3)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最大的自然数是几(4)自然数有多少个


2、使用归纳总结对比方法,把容易记乱的内容放一起记忆。

如小学四年级时把自然数、奇数偶数、质素、素数、因素等概念写在一起,在掌握各个概念完整内容的前提下,看看这些数的包含关系、区别,进行对比,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提高对知识点理解、记忆。


3、利用鸡兔同笼开始掌握假设分析方法

以前都是“1+1=?”类似的不需要分析,即使是应用题,也是“桌上有10个苹果,小明吃了2个,小红吃了3个,还剩几个”类似的一看就知道解法的题型。

而鸡兔同笼问题,就不是一眼就能看出解法的,需要分析,大脑转弯。这个时候,最忌讳的是教给孩子口诀。口诀可以帮孩子做这个题型的题,稍稍变个样式,就肯定不会。

假设分析,就是当多个条件时,如果是第一个条件,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是第二个条件,会出现什么情况;依次分析,从中找出解题思路。

如这些题型(还会有更多题型):

(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2)、甲班和乙班一起上体育课,甲班和乙班一共63人,如果甲班分5人到乙班,甲班还比乙班多3人,这两班分别有多少人?

(3)、小春和弟弟两人今年的年龄和是24岁,四年后,小春比弟弟大12岁。小春和弟弟四年后各多少岁?

(4)、两熊一共吃了36个包子,熊大吃的包子是熊二的3倍,熊大、熊二各吃多少个?

(5)、熊大和熊二吃完早饭,打算去森林里散散步,两熊边散步边数森林里种的杨树与柳树,一共数到了有100棵树,杨树的数量比柳树的2倍多10棵,那么杨树、柳树各多少棵?

(6)、熊大和熊二散步时,碰见光头强在砍树,光头强一共砍了37棵杨树和柳树,其中杨树的棵树比柳树的4倍少3棵,杨树和柳树分别被砍了多少棵?

(7)、光头强因为乱伐木,受到了熊大和熊二的惩罚,但他不知悔改想要报复两只熊,于是买了很多弹弓和水枪,弹弓的数量比水枪少12把,水枪的数量是弹弓的3倍,请问水枪有多少把?

(8)、动物园里有东北虎和华南虎,东北虎比华南虎多26只,如果东北虎的数量比华南虎的3倍多2只,请问园里的老虎一共多少只?

(9)、小白和小丁看完老虎后转道又去看了猩猩,猩猩园里有大猩猩和黑猩猩,大猩猩的数量比黑猩猩的7倍少5只,大猩猩比黑猩猩多55只,那么大猩猩有多少只?


【鸡兔同笼思路】

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数头有8个,数脚有26,问鸡兔各有多少只?

这时就需要分析,而且分析是初高中学习的重点。不会分析,肯定学不好。教材中用到了假设分析,分析中用到了“如果、假设”词。

该怎么教给孩子更快掌握分析方法呢?下面就用假设思维分析的一一分析,包括上面提到的9个题。

有两种:假设法(分两种)和场景法。

(1)假设法

(a)、如果笼子里有8只鸡(这里也就是说假设笼子中的动物都是只有2只脚),那么就应该有8x2=16只脚。可是题中有26只脚,那么多出来的26-16=10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因为兔子是4只脚,兔子多出来的2只脚没有计算,所以兔子的数量就是10÷2=5。

(b)、为了更形象,可以想象为:让兔子站起来,只有后面2只脚着地,这时候数头有8个,数脚有26。假设都有两只脚,那么就应该有8x2=16只脚。可是题中有26只脚,那么多出来的26-16=10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因为兔子是4只脚,每只兔子前腿的2只脚没有计算,所以问题就变成,脚只计算兔子前腿有10,那么兔子的数量就是10÷2=5。

(2)场景法(画线段)

分别画两条线段AB、CD分别表示头、脚,分析:AB=CE,那么多出来的ED18是怎么回事呢?

头8那是因为鸡兔都有1个头,所以鸡兔总数x1就是鸡兔头的数量8。

可是鸡有两只脚、兔有四只脚,鸡兔脚的总数就是鸡脚的数量+兔脚的数量,鸡脚的数量=鸡的数量x2,兔脚的数量=兔的数量x4。

下面利用思维分析找出解题思路:

<1>假设鸡兔都有1只脚,就会AB=CE情况,后面多出来的ED18是实际上比该条假设的情况时,鸡还多1只脚、兔子还多3只脚,找不出解题思路。

<2>假设鸡兔都有2只脚,就会CF等于2倍的AB情况,CF=16,后面多出来的FD10是实际上比该条假设的情况时,兔子还多2只脚,也就是说每只兔子多两只脚时,多出来的腿数是10,所以兔子总数是10÷2=5。

如果假设都有2只脚还找不到解题思路,那就继续,假设鸡兔都有3只脚、鸡兔都有4只脚,依次分析。

<3>在假设分析条件选择时,只需分析共有的就行,没有的不需要分析或略过。如假设脚数1、3不符合实际,没必要分析。这是分析题窍门


利用分析,同样你会很多类型题的解题思路。


【上面9个题目的分析;】

基础题:

树上有群鸟,又飞来2只,树上有12只,问原来有几只。12-2=10

树上有群鸟,飞走了2只,树上剩12只,问原来有几只。12+2=14

应用题分析时,一定要有相应的场景时刻在面前。

(1)、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分析思路:如果甲班和乙班人数一样,那么98这个数就是2个乙班人数(或理解成乙班人数的8倍)+6,2个乙班人数是98-6=92,1个乙班人数是92÷2=46.

(2)、甲班和乙班一起上体育课,甲班和乙班一共63人,如果甲班分5人到乙班,甲班还比乙班多3人,这两班分别有多少人?

分析思路:甲班分5人到乙班,组成新的甲班和新的乙班。先思考计算新甲班和新乙班的人数,再算实际人数。

A、新乙班人数=30,新甲班人数33

B、问题换成:甲班和乙班一共63人,如果甲班分5人到乙班,新乙班人数=30,新甲班人数33,这两班分别有多少人。这个就好记算了?原来甲班的人数走出去(减去)5人等于33,那么原来甲班还需加上走出去的这5个人,33+5=38

(3)、小春和弟弟两人今年的年龄和是24岁,四年后,小春比弟弟大12岁。小春和弟弟四年后各多少岁?

分析思路:这里要理解,四年后,他们的年龄都增长了4岁。所以四年后,他们的年龄和就是24+4+4=32,问题就变成了小春和弟弟两人今年的年龄和是24岁,四年后年龄和是32岁,小春比弟弟大12岁。小春和弟弟四年后各多少岁?

(4)、两熊一共吃了36个包子,熊大吃的包子是熊二的3倍,熊大、熊二各吃多少个?

分析思路:假设都是熊二吃的,熊大相当于3个熊二,那么这36个包子就是4个熊二吃的。

(5)、熊大和熊二吃完早饭,打算去森林里散散步,两熊边散步边数森林里种的杨树与柳树,一共数到了有100棵树,杨树的数量比柳树的2倍多10棵,那么杨树、柳树各多少棵?

分析思路:假如都是柳树,那么这100棵树就是柳树的3倍+10,分别画出线段更直接易懂。

(6)、熊大和熊二散步时,碰见光头强在砍树,光头强一共砍了37棵杨树和柳树,其中杨树的棵树比柳树的4倍少3棵,杨树和柳树分别被砍了多少棵?

分析思路:假如都是柳树,这37棵就是柳树的4倍-3

(7)、光头强因为乱伐木,受到了熊大和熊二的惩罚,但他不知悔改想要报复两只熊,于是买了很多弹弓和水枪,弹弓的数量比水枪少12把,水枪的数量是弹弓的3倍,请问水枪有多少把?

分析思路:根据题目,可以看出,弹弓的1倍数量比弹弓的3倍数量少12,所以弹弓的2倍就是12,分别画出弹弓、水枪线段更明显。

(8)、动物园里有东北虎和华南虎,东北虎比华南虎多26只,如果东北虎的数量比华南虎的3倍多2只,请问园里的老虎一共多少只?

分析思路:东北虎的数量=华南虎的3倍+2,也就是(华南虎的3倍+2)-华南虎的1倍=26,也就是华南虎的2倍+2=26,所以华南虎是12只。

(9)、小白和小丁看完老虎后转道又去看了猩猩,猩猩园里有大猩猩和黑猩猩,大猩猩的数量比黑猩猩的7倍少5只,大猩猩比黑猩猩多55只,那么大猩猩有多少只?

分析思路:大猩猩的数量=黑猩猩的7倍-5,



【启发】

孩子也苦学、刷题、家教报班,成绩总不理想。人家孩子天生聪明,自己孩子天生“笨、遗传基因”,无奈!

三种根本方法:学、习、思。学而时习之:学新,复习旧,大多孩子能够做到

学而不思则罔!考试考察的是对知识点的理解、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教材知识点一看就懂,过几天就忘、记混。思考“怎么更快一次记牢知识点”,有的孩子做不到,不思就是差距所在,即“不开窍”。磨刀不误砍柴工。

通过几道题让孩子“恍然醒悟、开窍入门”、自己开始“想事”,不再“死记硬背、等喂”。师傅领进门,至少要领进门!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其中可能有文字语法错误(以教材为准),请只注重文中学习方法。

课程联系客服快捷访问砍柴工学习方法